微信运营日记(二)做个“聊得开”的公众号

heike2023-03-25109

  如果也有和我一样喜欢手机数码的朋友大家应该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近三五年来智能手机市场蓬勃发展,iphone一直带着高富帅的光环,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认识android也就是三四年的事,那是还是六大厂商几乎齐名。而就在最近两年android阵营已经悄悄地变成三星一家独大,开始可以明目张胆的和iphone叫板!

  之前的iphone太过于冷艳,不愿摆下身架,所以高处不胜寒。而三星则大量的砸钱投广告。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它宣传攻势做得好,而是一直以来三星广告传达的概念:从来都是以走进用户生活为核心,强调与人的交互而不是产品,所以反而更让人接受了它的产品!正如三星旗舰galaxy s4,三星一直强调的永远是它给用户带来的生活便利而不是硬件数据!

  So,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也是用户交互,微信公众号与粉丝之间的互动!

  虽然说微库给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大多数的功能都在二级页面上,是固定的,缺乏生命力,而微信对话本身则恰巧具备这样的魔力,我想这也是微信之所以能一直让用户保持活跃度的秘密所在吧。所以,大家在一面注重微信功能建设的同时,也不要忘本(微信本身的聊天功能)。

  要和粉丝聊得开,首先从关心粉丝开始吧:

  你都不去关心粉丝,凭什么让粉丝关心你?!

  前段时间全国各地雾霾闹得挺严重的,为此大家的公众号专门做过推送内容的来举个抓吧!

  让我猜一猜,我想大家大部分推送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吧:

  只不过内容稍微换一换,变成“警惕雾霾带来的n大危害”之类危言耸听的,大家每天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就不能说点开心的吗?

  大概还有一部分推送的应该是“n招教你预防雾霾”的这类说教类的吧,其实大家生活压力都很大,除了被长辈就是被上司说教,大家想自由一些,不喜欢被人教的感觉。

  如果你是非期刊类的内容,不建议大家做如此严肃、一本正经的内容推送,费力不讨好。当然最避讳的应该是这样一种:

  乍一看是个通知,可以。近一看,居然都在讲雾霾了,却没有多一句关怀问候的话语,毫无人情味可言。再细一看“报名从速”一句,如梦初醒!这消息最终目的就是营销!别说人情味了,简直是冷漠,所有打着关怀的旗号做营销的绝对都是耍流氓!尤其在微信这种关系如此亲密的平台上,绝对不能容忍(有本事内容做到不留痕迹的另当别论。。。)。

  事实上用户只需要你这样一声简单的问候和提醒即可。关键在于心意的传递。其实其他的各种科普以及盘点,攻略等等,每个粉丝都有太多的渠道获得,有意无意都会接收到一些信息,我们做那样的推送对粉丝大都是陈腔滥调,何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在平时人与人的交往中也是一样,有人情味的人往往有更多的拥护者。做微信也是如此,要想和粉丝聊得开,我们就要

  做个有人情味的公众号!

  对于微信的人情味,主要表现在个性,让粉丝觉得跟你的公众号聊天更有趣,而不是个傻愣愣的机器人。不是那些一板一眼的企业的话何必都把自己扮得像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一样呢!

  这里我们可以学学人家杜蕾斯,像个哥们儿一样跟众diao丝们交谈各种招式技巧,关心你过得xing不xing福。神马?杜蕾斯太重口味!可以,我们再来聊聊飘柔的卖萌小清新。

  其实和杜蕾斯一样,飘柔也是在一直陪粉丝聊着人生的某个方面,也关心着你的xing(幸)福。对于那些因为恋爱恐惧症而一直战斗在光棍前线的同仁们,有什么能比飘柔在光棍节前夕和你谈与心爱的人搭讪技巧更暖心的呢?!

  记得去年农历新年的年初一,我关注的某个公众号给我发来新年祝福,是一段语音,简短,没有华丽的辞藻和高级的语言组织,只是真诚的表示新年问候和祝福,让我一度产生错觉,觉得该公众号才真正是我最要好的小伙伴。

  微库也为大家提供了音乐和视频等互动的功能,但是有没有人想过要好好用起来呢?

  我们要做的只需要观察一下用户的行为习惯,然后对一些关键词进行收集并且改变到一些相应功能的规则中去,但对粉丝来说却是千差万别的用户体验。

  即使视频画质有些渣(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好么),但是也丝毫不会影响这些互动带给粉丝的亲切感。(ps:资深用户能尽量找一些画质高一些的资源当然最好不过了。)

  最后一点最重要的人情味就是,别人说话你是万万不可不予理睬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微库把无匹配回复设置放在了仅次于关注回复的位置!你的无匹配回复是怎么做的?重复一遍关注回复的功能引导?弱爆了!

  偶尔跟粉丝叫叫板耍耍赖又有何妨呢?!这才是人之常情,真正的人情味呢!又有了人性化的交流,还做了操作引导,指导粉丝回复“主页”进行操作。(ps:语言风格及内容请大家自己把握方向和度,本人概不负责哈!O(∩_∩)O~)

  最后预祝大家的公众号都能和粉丝“聊得开”!作为一个公众号,只有粉丝和公众号的互动进行的有滋有味才能吊足了粉丝的口味,让粉丝愿意与你的公众号保持关系,你推出去的内容、活动、营销等才能更容易被粉丝接受,所以不要小看砍柴前的磨刀功哦!

  待续。

一、著名军事评论员张召忠开通微信公众号,名字叫做“局座召忠”(转载)

  2015年夏天退休后,著名军事评论员张召忠的生活却依旧繁忙。

  2015年岁末,海军少将张召忠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而公众号的名字就叫做“局座召忠”(微信号:zhangzhaozhong45)。

  “局座召忠”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的账号主体是北京某文化有限公司。而在账号功能一栏是这么写的:著名军事专家张召忠在公共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的自媒体,包含视频、专栏和新节目的预告等。

  2016年1月4日晚间,张召忠少将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局座召忠”这个微信公众号的确是自己在管理和审稿,而北京某文化有限公司只是帮忙运作。

  对于为什么用“局座召忠”这个名称,替张召忠运作公众号的北京某文化有限公司监事赵娜表示,张召忠已加盟某省级卫视近期开播的一档栏目,担纲科学评审。在这档栏目的节目预告片中,张召忠以“神盾局局长”的造型出现。赵娜解释说,这里的“局”,有神盾局的意思。

  对于这个解释,张召忠本人也表示认可。张召忠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我去节目现场,所有观众都喊我‘局座’,我说那好,就用‘局座’吧,从了你们。所以现场举着二维码照了个相。我没那么正儿八经,这样挺好。”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微信公众号“局座召忠”从2015年12月30日开始推送消息。

  首日,“局座召忠”就刊登了一篇题为《张召忠:我为什么要开通微信公众号》。张召忠在文章中解释,自己注册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发现“张召忠”这个名字已经被人注册了,自己只好改用“局座召忠”这个名字。

  张召忠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开微信公众号就不怕人骂,年轻人喜欢闹,他感觉是一种幽默,挺好的,“以后会继续用这个公众号发布信息,不会改名字”。

  少将张召忠

  出生于1952年的张召忠于去年夏季办完退休手续。其实张召忠早已过了军职将领服役年龄的最高上限,不过,据《北京日报》此前报道,组织上特批他延长服役期。

  公开报道显示,张召忠此前为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副主任,副军职,海军少将军衔,教授,军事战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和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他发表论文专著有数千万字,涉及海洋、战争和军事领域。他曾长期在作战部队、科研院所及军事院校工作,研究范围涉及科学技术、武器装备、联合作战、军事战略、国防建设、国际法规等多个学科领域。

  据《厦门日报》报道,对于中美关系,张召忠认为,中国对外关系最大的决定因素就是美国。美国设置三条岛链“包围”中国,但近年来,我国基本突破了“第一岛链”,还需突破“第二、第三岛链”。张召忠认为,作为世界两大国家,未来十年中美都将在掰手腕,只要不打仗,中国100%掰赢。

  对于中日关系,张召忠称,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钓鱼岛和对历史的态度是两国之间的主要问题。“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有冲突不可避免,但现在条件下,因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张召忠说。

  至于反腐,张召忠表示,腐败是中国面临的一大问题,但中央的反腐决心很大,通过多种措施治理腐败。张召忠透露,作为共和国的少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是1.6万。

  作为中国的知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张召忠曾与多家电视媒体合作开设过军事类新闻节目,其中包括从2006年开始参与中央电视台《防务新观察》栏目制作。

  张召忠少将一直敢于发声,对国际上的一些军事热点,曾有精准的预测,也不时会有引发争议的观点抛出,如“雾霾可以防御激光武器”、“黄海海带绳会阻止美国核潜艇”等。

  2003年,张召忠作为特邀军事评论员,在央视节目中解说美伊战争,不过其预测有时并不准确。

  2013年,张召忠在央视《防务新观察》节目中说,美国的核潜艇进来黄海的可能性不是太大。黄海海域水太浅,只有五十多米。潜艇在水下走,现在老百姓养那个海带,这么粗的那个尼龙绳,很容易给你绞上。在引发争议后,他又用具体军事案例对“海带阻潜艇”进行了解释。

  2014年2月,张召忠在接受央视《海峡两岸》采访时表示,“雾霾就是对付激光武器很好的一个防御”,同样引发了热议。

  这些言论曾或多或少给他招来了一些批评的声音。2013年,张召忠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特别理解大家为什么骂我,他每天打开电视机,老看见我在电视上说话,他不烦吗?所以我要减少上电视,我很理解大家骂我几下,我到现在靠自己努力,当上将军了,他没当上啊,他不也嫉妒吗?”

  谈到未来的打算,张召忠说,作为学者,一辈子研究海洋、军事和战争却无缘参战,只好用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

二、公众号标题命名11大准则(转载)

  对于一篇文章,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如今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一个好的标题,对表达文章主要内容,增强文章吸引力等有很大作用。下面是笔者自己总结的公众号标题命名的11大准则。

  1、名人效应

  先找准公众号的定位,然后寻找公众号方向领域的名人。比如科技行业中的扎克伯格、埃隆马斯克和乔布斯。举个例子,《人一生中最重要的10个习惯》与《扎克伯格坚持一生的10个习惯》。明显后者打开率比前者高,朋友圈的转发率也很高。一方面是从众心理,另一方面是人们比较迷恋成功学。去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市值达到2300多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马云一瞬间也火遍大江南北,各种马云语录,鸡汤刷屏朋友圈。这就是典型的名人效应。

  2、灵活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词在互联网行业已经烂大街了,但包括笔者自己在内,很少有人真正能完全理解它并运用到产品和营销中。下面只是谈下自己的见解以及怎样灵活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1、第一层次: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最基础、最具优势的需求,如食物、水、空气、性、健康。

  如果这类需求(除性以外)不能得到满足,则会影响人的某种生理机能,使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一般只有在这层需求满足后,人才会去满足下一层需求。

  食物这类需求基本人人都能满足,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当然有人会说,我发布一条免费送大米,送水果的图文信息,阅读量瞬间暴增。但记住这背后不是因为人们没有食物,是人们贪小便宜,想不劳而获的心理。对于水和空气亦是如此。

  “性”这个词,一直是人们无法绕开的问题。但这个话题经常会触及法律,还是少用为好。即使有很好的效果,笔者也不建议使用这类做营销。

  最后剩下健康,健康相关的话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围绕健康可以这样拟题,比如《为什么他每天只睡5小时精力如此充沛?》、《为什么经常不吃早餐会的胃癌?》等等。

  生理需求层次最重要的就是抓住健康需求。

  2.2、第二层次:安全需求

  寻找安全感是人的本能。

  这里的安全不仅仅局限于人身安全,还包括财产安全、工作安全、家庭安全等方面。

  围绕人身安全可以发一些逃生,自救等文章。例如,《地震逃生10大法则》、《如何在废墟中存活150小时?》等等。

  围绕财产安全可以发一些防盗,股票等文章。例如,《公交车上如何防盗?》、《量子基金如何做空中国?》、《入市10大准则》。

  围绕工作安全可以发一些职场文章。比如《职场黄金法则10条》,《职场新人必看的书籍》。工作安全不是狭义的指工作中的人身安全。主要指工作的稳定,每月能有固定的收入,不用担心生计。

  围绕家庭安全可以发一些关于构建和谐家庭,子女健康成长,老人健康类的话题。例如《如何构建和谐家庭?》、《谈谈父亲对孩子的作用》、《揭秘百岁老人的日常饮食》、《长寿的四大秘诀》。家庭安全主要指家庭和谐,家人安全。

  第二层次的安全需求,有很大的发散空间,不管从那个点切入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3、第三层次:社交需求

  情感相比前两者而言更细致一点,不是那么直接,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每个人都害怕孤独,每个人来到世界都渴望被爱,被人关心。这是人的本性。友情、爱情、亲情、爱国情怀等都归属于第三层次的需求。针对这类话题可以发一些关于友情、爱情、亲情的文章。如《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的朋友?》,《交友三大准则》、《为什么想结婚必须先谈一场异地恋?》、《怎样表白成功率最大?》、《小时候的”妈妈洗脚”》等文章。

  2.4、第四层次:尊重需求

  前三种属于低级需求,一般靠外部条件就能解决。后两种属于高级需求,主要是自驱式的,而且是无止境的。对于尊重的需要这层需求,百度百科解释说: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对于这类话题,可以发一些关于怎样赢得别人尊重的相关文章。例如,《赢得尊重的10条准则》、《怎样打造核心竞争力?》。

  2.5、第五层次:自我实现需求

  第五层次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在前面四个需求基本都满足时,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一层次的需求主要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对真善美事物的理解,从而衍生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心理学上,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对应马斯洛的前三个需求,自我对应后两个,而超我传言是马斯洛晚期提出的超自我实现的需要,没有具体考证。对于这类话题可以发一些关于成功学,成就,荣誉,财富,地位,幸福等文章。例如《他是怎样成为福布斯最年轻的富豪?》、《丹麦人幸福指数全球第一的秘诀》等等。

  对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笔者也只是浅显的理解,有些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3、学会用“!“ “【】” 、 ”?”等符号

  在标题里里加入一些特殊的符号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 感叹号一般表示惊讶,一般表示赞扬,惊讶,愤怒,叹息,伤感等强烈的感情。用这种符号一般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黑框号一般表示重点标记,强调,给人造成视觉冲击,诱导人们去阅读。

  “?” 问号一般表示疑问,反问,设问。这种标题使人产生疑问,使人产生去解决疑问,去知道答案的欲望,进而打开文章。

  以上3钟符号比较常用,其他符号也可以尝试。

  4、善于利用热点事件

  实时跟进热点,抓住人们从众和好奇的心理。

  比如,最近NASA公布发现一颗类地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一瞬间朋友圈就被这个新闻刷屏了,各种“你距离另一个地球1400光年,距离XX只有一步之遥,关注XX就能XXXX”。这就是很好的以此借势传播,此类文章朋友圈转发率也很高。当然这里指的是软文,而不是硬广,谁没事帮你转广告。

  热点事件可以去微博热搜榜,百度热搜榜,百度风云榜,百度指数查找,这里不一一讲述。

  5、巧用数字

  这点笔者也经常用,比如10个、1个和三大等其他数字,比如《一生必看的10本书》、《一生必看的10部电影》。

  在如此巨大信息量,人的精力有限无法一一看完。想用有效的时间和低成本的方式来获取有价值的东西,这类话题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一个简单例子,别人看完100本书,最终只有几本有价值的书。而你通过某篇文章得知有价值的那几本书,用了别人1/10之一或者更少的时间获取了同样的价值。

  所以巧用数字能激发人们打开文章获取有价值东西的欲望。

  6、加上体验式的话语

  体验式话语指站在用户自己的角度来阅读和分享文章。

  比如自己觉得好,想分享给周围的朋友,都会加上自己的感受,类似“这部电影我看了后XX”,“我觉得非常不错”等话语。

  运用到公众号标题,可以这样拟题“大多数人看了都流泪了的一部电影“,”1亿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唱哭无数人的一首歌“。

  7、传播正能量

  关于人性本善和性本恶一直以来没有确切的结论。

  事实上在朋友圈里,鸡汤文、成功学、和正能量等话题的转发量大于消极负面的话题。比如《XX小伙公交车赤手擒住持刀抢劫犯》、《XX10年来收养了几十个孤儿》等话题。

  8、利用比惨心理

  这点可灵活处理,慎用。

  人的幸福感往往是建立在与别人相比的基础上,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式是一种寻求心理安慰的方式。

  比如,今天某人丢失了1000元,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但当听到自己周围人丢失了10000元或者金额更大时,心里的失落感肯定会有所减少。失落感的减少不是产生在幸灾乐祸的基础上,而是在二者的对比上。这类文章可以归结为负能量文章,虽然这类文章的朋友圈转发量不如第7点所讲的传播正能量的话题,但是与其他话题相比相差不是太多。

  有时候人性就是这么复杂,任何人都无法真正洞悉人性。

  9、学会利用夸张手法

  这点和前面有所重叠,但也可以学习下。

  夸张手法可以使人产生疑问,惊讶,从而产生打开欲望。比如,《毕业两年薪资年入百万的诀窍》,《看了都收藏的一篇文章》。

  10、引入官方性和权威性

  官方性和权威性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让人对结果不产生怀疑,使人产生阅读欲望。比如,《央视都报道了,你竟然不知道》,《NASA一直没有对外公布的信息》等等。

  11、常规性的事件标题

  此类标题一般针对于新闻时事,讲究准确和简洁。这类标题可参考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标题命名方法。

  洛阳陌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运营商,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企业营销型网站建设推广、网络维护、产品营销推广、外包托管、网络顾问、商城系统开发运营、行业平台开发运营、移动端网站开发运营、移动端微营销、电商团队组建与培训、跨境电商服务等服务,并向企业提供一体化电子商务整合营销解决方案。

本文链接:http://www.chishangwang.com/glxw/40116.html 转载需授权!

命名公众准则转载标题

上一篇:对柯信访复字〔2017〕25号请求信访复查的申请书

下一篇:漂流是青少年喜爱的活动

相关文章